饭团探书 > 武侠小说 > 聊斋狐婿 > 第247章 见龙吟赋全文阅读

第247章 见龙吟赋

“喏!”

三郎许凌烟一身盔甲,转身出殿。

这时,听祭场礼官喊礼:“请奉义祭酒,作赋吟颂——”

三郎陡然止步,殿内君王、朝臣、王后、灵官各显露出惊讶喜色。

三郎回殿说:“既是先生作赋,孩儿以为父王可在江上显灵,以应先生诚敬,亦显我家之礼,叫百姓知道,钱塘有灵。”

王后点头,君王拂须,手指儿臣道:“那就我儿前去开潮,我等适时出江水。”

三郎抱拳出殿,对李主簿道:“传令将士,推潮演武。”

太子法令一出,一道令旗飞抵旋涡外金甲将军手中。

他持礼接旗帜,左右挥舞起来,上万军士八方得令,涌出北江湾水域。

在岸上官民眼中,便是四面八方十六重浪潮齐开,大潮声陡然击响,犹如万军喝喊。

江水一时波涛翻涌,潮雾掀起十丈高!

阳光照射下,好似见到军队出现在一片片潮头。

百姓们欢声雀跃:“江君显灵了,快看那潮上神兵,好雄壮的大潮——”

千众呼声迎合浪潮,众心也如江水般激荡振奋。

岸上陆侯转目,见不知何时,载君渡船飘行江去,被潮水围在江中,但船身却处波澜不动。

其时大潮交替推卷,以尹家渡船为中心,卷浪分潮,如千军万马变阵,十分的壮观奇异。

在鬼神眼目中,远不止这些。

荀舫主、李怜云各看到金银甲士跨坐鱼鳞骏马,挥刀提枪交阵,配合大浪潮汐声,神兵演武,雄壮激昂。

刘彦心中赋文所缺少的‘江灵之气’,此时立即得到充盈!

而且是灵气击怀,他心中文思如被大浪掀起,思想文境飞于脑上展开,赋文灵气如江潮在思想内荡起波涛。

使他畅快无比,胜饮千杯酒!

心窍明光大作,周身正气风起。

刘彦豪饮大江灵气,敛袖提笔沾墨,大笔降文思,真学汇合朱墨,写这篇《寒江雪·见龙吟赋》!

此赋文,写的是‘三日前许三郎领兵伏江妖鱼精’,体例用得是‘大赋’。

大赋继承《楚辞》形式,以铺叙事物见长。

刘彦这篇《见龙吟赋》,开篇引江雪美景入赋文,后文将当日事一一道来,以灵气文词,说奇闻志怪。

行文中见灵秀,其灵聚而成神,赋文满灵气。

加之真学晕染,犹如把君家三郎、闹江三妖、万千水兵、惊涛骇浪请入文章之内!

深得大赋之精要,盖过之前《相君》、《乡鬼》两篇祭文。

文章最后,刘彦以‘少年仆人投江之死’做结束,引人发思‘人失人心,还是人乎?’

最后这句藏有一句深意,即是‘神失公道,还是神乎?’

两句乎问,一明一暗,同指一个字【妖】!

配上朱墨书写,通篇赋文彷佛是斩妖之后,其血染红了白色的寒江雪,令周围观者不禁叫绝。

即便是学问不济的表弟戚少先,看了表兄这篇朱笔赋文,亦窥见三分才气。

杨万山观之喝彩,目光灿烂道:“世才好赋文。此大赋形散而神聚,篇章宏大,似把当日之景、之事装入文中。”

“最后一笔收得好,人失人心,便为妖人。神失公道,是为妖神!”

李怜云惊刘郎才气,说:“公子此赋灵气缥缈,神明行于文章,潮卷文章气。最后问人心之句,乃通达之笔!”

刘彦听才子佳人赞赏,揭起一丈《寒江雪·见龙吟》大赋,道:“此文我亦写的酣畅,若无今日钱塘助潮,显神兵演武,得不到这篇赋文。”

“三郎何在?听我吟赋!”

他一声仰面呼问,虚空领兵交阵的三郎许凌烟顾看江中船,挥舞令旗,使兵将退兵回潮。

在两岸百姓眼中,原本交织的浪潮分兵而退,如方阵围住江中渡船。

其时,又见江中泛起潮雾。

大雾铺开数亩地,似海市蜃楼一般,显现香火霞光,亭阁楼台,花园山水、金殿宫阙。

此景无需鬼神之眸,肉眼即可看到。

又见云云鸟鸟之上,数百兵甲神将腾空铺开阵仗,环绕一艘云光龙船。

船上君王、朝臣、灵官、王后、宾妃、侍婢、丫鬟百数之多……

两岸官民皆失声而望,方圆天地寂静。

此时,江中扬起【意】字音,似飞鸟啼鸣而过,引动人神齐观江中渡船。

船上刘彦含一口江灵之气,心怀江风浩荡,吟颂赋文。

他把五音‘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’化入词赋音韵,以自身喉音、舌音、齿音、唇音、牙音,吟唱出这篇《寒江雪·见龙吟》大赋。

杨万山领着尹家兄弟与君合音,在句头、句尾加入【意】【嗯】二音,即是‘风吟应钟之音’。

这好比给赋文配上雅乐,产生十分微妙的乐赋共鸣。

赋文之意,随音传至人心、神灵,使人神以听为见。

《乐经》中所言‘乐象希音’,奇妙就在于此。

此音承载儒家之学,亦如无形的纸墨,鬼神能见音律之中泛文字明光,真学赋意。

一篇三百字大赋读完,刘彦心灵五音留存,悦他心神、魂灵。

他能体会到全身窍穴似星辰闪动,能感受内在天地与五音共鸣。

他闭目听音,直至五音如星熄,方才睁开明目。

见其满眼欣喜在内,荀舫主亦得喜悦传递入心,明白刘郎此番通了乐律,乃真正的‘喜乐之情’。

彼时,一声龙吟震江潮!

见虚空,三郎许凌烟化龙降首,与刘奉义人面相抵近。

“先生大赋祭江,我当口衔相接。”

刘彦听龙吟,笑颜把赋文扬起送出。

背手看三郎送赋文至君家面前,化为人形,呈交君父。

君家得赋文见喜悦,让三郎前去答谢,携带朝臣、灵官还了江府。

这一幕在百姓眼中却不一样。

他们只看到刘奉义扬起赋文后,一股江风带着文章飞入灵烟江雾内,收落江中消失。

即便如此,已让两岸三千老少惊奇赞叹:“奉义君子,果能通神!”

船上,刘彦邀请三郎入席叙话,笑说:“三郎今日显龙身,使我知龙之物,我当把酒相敬。”

许三郎入座笑颜道:“与先生结交,真是一桩快事。不知小生之龙身,与先生心目中的龙,是否相似?”

此句问的甚妙。

司徒心学讲《君心化龙》,其意不在与变成龙,而指灵明上玄,达内在如龙之境,使心性变化无方,乃形而上学。

三郎也并非问‘形象是否相似’,而是请教‘君子如龙’的本质。

杨万山见此题开的甚妙,加入欢谈之中。

荀舫主牵手李怜云旁听,见刘郎身上浩然气没收起,且正在自然的滋长,如青山发岚烟之气。

其君身道义,于气中可见,似龙隐在山气之中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