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团探书 > 武侠小说 >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> 第四百四十三章:战略方针全文阅读

第四百四十三章:战略方针

回到洛阳之后的赵长青,正式昭告天下,册封妲己为丽妃。

地位只在后宫四妃之下。

妲己不求什么尊卑,只想着陛下他能给自己一个名分便就心满意足了。

册封大典结束之后,赵长青便一直埋头处理政务。

诸葛亮这几日也没有闲着,回到京城之后,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。

比如说,战后的抚恤金、堆积成山的政务等等,都得一一查阅。

他们二人在宣政殿里从早忙到晚,几乎没有怎么休息。

期间,除了皇后禾宁过来探望,送来了一些吃的喝的之类的以外,便没有任何人前来打扰。

因为先前赵长青便就三令五申,但凡是自己在宣政殿里处理政务时,除了皇后与太子之外,任何人都不得前来看望。

在深夜,赵长青正在看一遍奏折,是兵部尚书徐明写的,大意就是,各地招募兵力以及守备军支援大战的详细情况。

这篇奏折大体上没有什么不对之处,只不过,有几个错别字而已。

“这个徐明,今年多大了?”

赵长青合上奏折,问向诸葛亮。

此刻,后者也正在翻查大量近日以来的奏折,未曾有丝毫懈怠,听到皇帝的问话后,他微微一怔,暂时放下手上的奏折,喝了口茶,想了想,说道:“应该已至花甲之年了吧?”

“嗯,该退休了,颁布一道旨意,赐他黄金千两,回家养老去吧。”

赵长青蓦然说出的一句话,让诸葛亮感觉有些错愕。

该退休了?

这么突然的吗?

“不知陛下,为何突然做出这个决定?”诸葛亮忧心忡忡的询问道。

这个徐明,一生从未有过贪污历史,也算得上是一个清官。

而且担任兵部尚书多年,与很多军界大佬关系都不错。

不给出一个理由,怕是很难服众。

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他不让位,后来者如何居上?都快成一个糟老头子了,这个时候,就得学会明哲保身,他会同意退位的,下去颁布旨意吧。”赵长青已经做出决定。

诸葛亮点了点头,去起草圣旨了。

圣旨都写了,人家即使不愿意,又能如何?敢抗旨?

太初一朝,还真没出现过敢抗旨不遵的人。

写好之后,拿来给皇帝看了看。

赵长青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,便将这份圣旨盖上了玉玺。

圣旨奏效,传到兵部尚书家中时,徐明淡然接旨。

心情舒畅。

终于能够离开这个官场了。

不容易啊!

看来,故意写的几个错别字,谎称老眼昏花,还是很有作用的。

还白白获得千两黄金。

赚了。

徐明反正是看透了,自己就算是做到死,也只能是一个兵部尚书。

倒不如急流勇退。

人家曹操作为一个晚辈,业务能力都比我熟练了。

还赖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?

做到死也赚不来这千两黄金。

宣政殿里。

圣旨已经发布下去了。

兵部尚书之位空缺,得找人来补上。

“陛下,这尚书之位,您打算让谁来担任?”

之前,赵云在洛阳的时候,倒是挂了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衔。

这个尚书没有实权。

这个时候,水到渠成的,应该是让赵云入主兵部。

但是赵长青另有打算,“朕知道你想的什么,子龙担任兵部尚书,朕也考虑过。但是现在子龙手里已经有了兵权,等过几年,国家缓过劲了,肯定是要征讨唐国的,到了那个时候,子龙作为五虎上将,肯定是要随军出征,这样想来,他不合适。”

诸葛亮点了点头。

赵长青继续说道:“让兵部侍郎曹操担任尚书吧。对了,你可还记得戚定远老将军?”

曹操担任兵部尚书,完全没有问题。

俗话说,不看僧面看佛面。

仗着曹参的余威,和军中打交道,曹操会轻松很多。

“那位配享武魂殿的老将军?”诸葛亮反问道。

赵长青点了点头。

诸葛亮已经想起来了,“记得,为何陛下突然说起他?”

赵长青揉了揉自己的脑袋,说道:“他有一个儿子,叫做戚继光,在大战之中,立了不少功劳,一直在充当朕的亲卫,但是这有些大材小用了,朕打算,让他去兵部磨炼磨炼,以观后效,要是不行,就让他到陈庆之麾下任职。”

诸葛亮作揖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
皇帝把话说的已经很满了。

他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拒绝。

只不过,他有些不太信任,刚初出茅庐的一位将军,能否担任国家的机要任务。

别人不知道,赵长青是知道的。

让戚继光担任兵部侍郎,才是真的大材小用。

只不过,目前的各个职务都没有空缺,只能先就这么办了。

“关于凉地的事情,朕思来想后,打算扶持项羽,让他和陈庆之一起共同治理北凉。”

赵长青又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。

这样做也无可厚非。

虽说,这几年的打仗,让北凉地界的年轻人十不存一,但是,民风毕竟摆在那里。

若是让陈庆之与项羽其中一人,完全节度北凉,这个事情,就是有些大了。

诸葛亮明白皇帝的顾虑,出言道:“这件事情,微臣完全支持,只不过陛下打算扶持项羽将军?”

“这个简单,朕封他北凉节度使。”

赵长青话刚说完,诸葛亮便就明白这样安排的用意了。

项羽做了北凉节度,拥有大部分兵权的陈庆之,就不能插手北凉地界的政务了。

“现在将锦衣卫的主要精力,放在对唐国的监管上。朕听说,因为这场大战,唐国境内的财政也出了大问题?可是后来,宋国给了唐国一笔银子?”赵长青问道。

诸葛亮答道:“这件事情,目前并没有被证实。”

“八成是真的了。”赵长青冷哼一声,道:“想要平定唐国,朕粗略算了算,估计至少需要有两百万兵力,依照我们大魏的实力,何时才能够筹集到两百万大军出征所用的一切物资?”

诸葛亮皱眉思索道:“至少...怕是需要五年的时间。”

“五年?”

时间是有点长。

“三年!”

赵长青斩钉截铁道。

诸葛亮吓了一大跳。

五年,还是最短的时间。

那可是两百万大军,光是辎重、所需军饷、抚恤金,就是一笔巨大的财政输出。

“陛下,三年时间....”诸葛亮欲言又止,显露为难之意。

“你是我大魏国的丞相,朕知道你会有办法,现在我们魏国的疆域,已经是幅员辽阔至极,三年的时间,足够了!”

现在光魏国的领土疆域,就已经是赵长青前世华夏领土疆域的数倍不止了。

坐拥这么庞大的领土,之所以财政还会时常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,就是政策。

魏国对现在的楚地、晋地的方针很宽松,主要是为了避免战乱后发成不必要的祸端。

如果两地按照和魏国同样的税收,三年足够了。

看来陛下这意思,是不打算继续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了。

大的战略方针已经定下了,那便是持续扩张军事力量。

一统天下,只拼朝夕,时不我待。

“对了,这几日辛苦一下,帮朕留意朝中大臣中,有没有待字闺中的小姑娘。”赵长青吩咐道。

诸葛亮突然来了兴致,“陛下又想纳妃了?”

“是弘吉。”赵长青摇头一笑。